中進汽貿發布2013進口車市場年報及2014年策略報告
2013年12月7日,在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主辦,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上,中進汽貿發布了《2013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年度報告》和《2014中國進口汽車市場運作策略報告》。
報告認為,2013年中國進口汽車市場格局已步入深度結構調整時期。作為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中國進口汽車市場需求(上牌量)進一步放緩,市場供給(進口量)雖進行了結構性調整,但進口量仍然過大;整個行業呈現庫存過高、需求放緩、價格優惠加大等 “以價換量”的市場趨勢。
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依舊面臨轉型壓力,進口汽車市場仍將延續“增速放緩、結構調整”的市場格局。報告預計,2014年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全年銷售增長7%,供需結構、品牌結構、車型結構、網絡結構的調整將面臨進一步的深化和優化。
報告建議,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整個市場回歸理性狀態,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的各參與主體需要重新審視其戰略定位,并及時做出策略調整,以適應中國汽車市場的全新變化;同時,進一步培育營銷體系,提升市場競爭力。報告提出,部分跨國汽車公司尚需調整高速增長的慣性思維、制定理性銷售目標,進一步重視部分地區網絡覆蓋過度、車型庫存高企、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和渠道經銷商的上下游緊張關系繼續升級等問題,建立供需關系平衡體系,以共同謀求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的可持續、有質量發展。
2013年供給過量 庫存反彈 價格優惠明顯
2013年,受中國經濟調整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進口汽車市場需求增長繼續放緩。據銷售上牌數顯示,2013年1-10月進口汽車市場銷售90.8萬輛,同比增長9.6%,相比去年同期21.7%和全年18.7%的增長,進口汽車需求增速進一步放緩。

從供給看,在消化2012年延續下來的2個月庫存的前提下,2013年1-10月海關進口93.7萬輛,同比下滑0.1%。分季度來看,市場供給呈現先抑后揚的走勢,一季度進口量同比下滑19.4%,第三季度進口量同比增長8.6%,而5-10月的月均進口量已連續6個月超過10萬“量級”。
由于跨國汽車公司按照慣性制定高銷售目標,市場供給過量,行業庫存居高不下。報告顯示,雖然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處于下調供給、降低庫存階段,但是進入三季度以來,行業庫存總量有所反彈,截止到2013年10月行業庫存達3.2個月左右,仍處于高位。

為了完成跨國汽車公司制定的高銷售目標,價格優惠幅度始終較大,市場出現了“以價換量”的局面。報告數據顯示,價格優惠幅度在2012年9-10月份間達到最高,平均優惠達10.8%。2013年一季度,價格優惠幅度回收至6.5%左右;但是二季度開始,優惠幅度再次逐漸加大,到9月份優惠幅度達到9.5%,10月優惠幅度達到8%。
品牌、車型、排量、渠道進一步深化調整,德系美系主導市場格局
2013年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呈現整體調整特征,并在品牌、車型、排量和渠道等方面顯示出了的新格局。美系品牌正積極謀局復興,歐系品牌仍占絕對主力,而日系品牌則緩慢復蘇。
從品牌結構看,2013年各品牌在戰略調整上不盡相同。一批“新秀”嶄露頭角,沃爾沃、Jeep、路虎、保時捷的進口量保持較快增長;在終端銷售層面,福特增長近翻番,沃爾沃增速近50%, Jeep、MINI、路虎、保時捷、斯巴魯實現20%以上的增長。而市場的“先行者們”寶馬、奔馳、奧迪、雷克薩斯等品牌進口量大幅度下滑。由此,各品牌的市場份額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其中,美系品牌市場占有率達12.6%,比去年大幅提升了4.5個百分點;歐系品牌市場占有率達64.5%。
從車型結構看,SUV面對進口、銷售增速雙回落仍然堅挺,2013年1-10月進口量達57萬輛,同比增長17.3%,市場份額達60%以上,成為SUV、轎車、MPV三大車型中明顯增長的車型。
從排量結構看,在國家相關政策引導和消費需求的雙作用下,2013年1-10月,3.0L以下排量車型占整個進口汽車市場份額的89%。其中,1.5-2.0L排量區間由于換代和新增排量車型的拉動,市場份額為36.3%,成為第一大區間,顯示進口車排量區間下移趨勢越加明顯。

從渠道結構看,中西部化趨勢明顯,進口汽車市場快速向中南、西南和西北區域發展。2013年1-10月,東部和北部區域雖然仍占據進口車一半的銷量,但增速低于其他區域,市場份額逐年下滑;銷售同比增長20%以上的十省市,除天津和江西外,其余八省市均是中西部地區。
2014年進口汽車市場預計銷售增長7%,市場將繼續處于調整期
展望2014年,報告預測:2014年進口汽車市場將進一步回歸理性增長,預計全年銷售增長7%左右。同時,由于行業庫存壓力較大,2014年需要消化2013年延續下來的1-2個月的非正常庫存量,進口量增速也將有所回落。此外,進口汽車市場的供需結構、品牌結構、車型結構、渠道結構、廠商關系等都將面臨深度調整。
報告分析認為,2014年,政策對市場的影響顯著?!冻擞密嚻髽I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將加速產品、排量結構調整;《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修訂及反壟斷調查,將會對“高供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預計有54款進口新車投放中國市場,純電動與混合動力車型的導入步伐加快、高性能與轎跑車等個性化車型增多、新產品排量繼續下移。此外,沃爾沃S60、XC60、奧迪A3、路虎極光等銷售量級進口產品將實現國產化,供給拉動市場的力度或有所減弱。
報告建議,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整個市場回歸理性狀態,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的各參與主體需要重新審視其戰略定位,并及時做出策略調整,以適應中國汽車市場的全新變化;同時,進一步培育營銷體系,提升市場競爭力。報告提出,部分跨國汽車公司尚需調整高速增長的慣性思維、制定理性銷售目標,進一步重視部分地區網絡覆蓋過度、車型庫存高企、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和渠道經銷商的上下游緊張關系繼續升級等問題,建立供需關系平衡體系,以共同謀求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的可持續、有質量發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