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掃描(2025年2月17日-2月23日)
1.本周車市概述
乘用車:2月1-23日,乘用車市場零售92.4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18%,較上月同期下降3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271.8萬輛,同比下降4%;2月1-23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99.3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60%,較上月同期下降34%,今年以來累計批發309.4萬輛,同比增長13%。
新能源:2月1-23日,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44.5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77%,較上月同期下降16%,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18.9萬輛,同比增長29%;2月1-23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51.7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128%,較上月同期下降19%,今年以來累計批發140.6萬輛,同比增長52%。
2.2025年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回暖
2月第一周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2.7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下降31%,較上月同期下降39%。
2月第二周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4.9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91%,較上月同期下降17%。
2月第三周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4.9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33%,較上月同期下降33%。
2月1-23日,乘用車市場零售92.4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18%,較上月同期下降3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271.8萬輛,同比去年下降4%。
隨著部分地區的以舊換新政策的逐步發布,車市進入節后回暖周期。今年政策發布早、實施早,對2月及后續車市產生積極推動作用。2月的增量因素主要來自政策驅動,以及節后的車市自然回暖;減量因素主要是月初的春節假期影響。伴隨春節出游常態化,用戶對于新能源在春節過峰整體體驗有明顯改善有利于口碑積累。市場競爭仍在加劇,從卷價格到卷配置,頭部企業表現強勢,蠶食市場份額。
隨著美國政府新政的推進,世界經濟貿易處于更動蕩的環境,貿易平衡壓力劇增。春節后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出口逐步恢復,外部環境的復雜化推動國內消費需求的轉型,區域市場有更多的機遇。今年春節返鄉人員規模大,節后復工的節奏相對較快,部分中老年外出務工者逐步考慮本地就業和創業,這將對春節后車市帶來一定利好。相信隨著各行業節后復產復工的有序推進,加之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的逐步開展,車市的銷量恢復增長應該較好,2月零售同比會實現較好的正增長。
3.2025年2月全國乘用車廠商銷量走強
2月第一周乘用車廠商批發日均2.4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0.1%,環比上月同期下降58%。
2月第二周乘用車廠商批發日均5.3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169%,環比上月同期下降21%。
2月第三周乘用車廠商批發日均5.8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53%,環比上月同期下降22%。
2月1-23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99.3萬輛,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長60%,較上月同期下降34%,今年以來累計批發309.4萬輛,同比增長13%。
2025年2月共有19個工作日,比去年2月多1天,而且春節前的隱性提早休假在1月。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大部分廠商都是節后抓緊恢復工作運行。因此2月的市場恢復潛力較大。
自2023年世界汽車的供需失衡的好日子結束,價格戰在2023年最為激烈,2024年的2月價格戰開始早、力度大、持續時間長,對車市的銷量帶來暫時的抑制,形成年度“節前高、春季低、年末強”的U型走勢。今年車企參與車市價格戰的實力已有減弱趨勢,隨著部分企業推動智能化的平權發展,中低價車的智能化也能推動車市有所恢復增長。
2025年2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預計將保持穩步增長,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要驅動力,傳統燃油車市場則繼續萎縮。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消費升級將是推動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減少對燃油車歧視性政策實現“油電同強”對穩定國內外車市銷售將有更好的推動作用。春節開工后市場動作節奏快,2月5日特斯拉Model3公布8000元保險贈送+5年0息、2月10日比亞迪智駕版增量不加價上市+老款優惠力度加大、各省置換政策細則正式落地;預計部分加大優惠的車型逆勢環比正增長。
目前按各地以舊換新2024年的政策、按新標準頂格延續的測算基礎,判斷2025年國內車市零售2,340萬輛,增長2%,新能源乘用車零售1,330萬,增長20%,滲透率57%。
4.完善新能源車電池回收定價機制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已進入規模化退役階段,全面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為重要。根據公安部公布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8.90%;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209萬輛,占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70.34%。2024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1125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數量的41.83%,與2023年相比增加382萬輛,增長51.49%。從連續跟蹤的發布數據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的報廢轉出數量持續增長,2022年報廢轉出新能源車9萬輛,2023年12萬輛,2024年26萬輛。
從保有量與銷量的關系看,目前應該在2017年前的新能源車進入報廢和轉出的周期,因此未來幾年的報廢轉出應該是大幅增長的趨勢。報廢老舊新能源車是消費者的責任,尤其是北京用戶,購置電動車的時間早,電動車老舊程度高,需要加速報廢更新。如果報廢電動乘用車和以二手車交易的老舊電動車價格差距太大,消費者的報廢熱情難以釋放,不利于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新能源車回收的潛力巨大,關鍵在于制定合理的電動車回收價格,實現報廢電動車比二手車置換的價格相對合理,這樣消費者才愿意以合理價格報廢電動車。
由于我們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都有獨立編碼,因此每臺新能源車電池的金屬含量自動可以算出,根據實時的鋰鈷鎳等金屬價格可以算出報廢新能源車的合理殘值,國家補貼些報廢處理費用,必然讓消費者樂于去正規網點報廢新能源車,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5.2025年1月新能源車鋰電池市場分析
2025年1月的鋰電池裝車38.8GWh,同比增長20%;三元電池裝車同比下降33%,占比22%,低于同期;而磷酸鐵鋰電池裝車同比增速53%,占比78%,三元電池增長有所放緩。
根據合格證電池量測算,2025年1月的新能源汽車合格證產品產量是80萬輛、同比增12%,環比下降48%。2025年1月的電池能量密度160以上的車型占比10%,相對于2023年的18%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主要還是磷酸鐵鋰電池對三元替代帶來的能量密度下降。而125以下能量密度的產品從2023年9%下降到了目前2025年的1%的比例。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高度景氣,對電池的需求急速增長,新能源車用電池的裝車占比下降。由于出口電動車市場增速放緩,電動車的電池裝車需求增長持續慢于國內整車總量增長。由于鎳、鈷的價格偏高,形成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的差異化增長。隨著長續航產品增長,三元電池仍有市場,降價推動磷酸鐵鋰電池占比總量仍在上升。
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形成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者相對較強的特征。目前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差距仍較大,比亞迪的占比從2020年的15%上升到2024年的24.8%,2025年1月下降到23%;而寧德時代的2025年1月占比上升到47.5%,其它電池企業的占比也出現了明顯分化的態勢。電池企業形成了頭部企業聚集效應放緩的特征,從2022年的頭兩家企業72%的比例,到2025年仍保持70%的比例,其它企業的空間有近30%左右的空間。
6.全國乘用車市場2025年1月末庫存299萬輛、庫存58天
2024年全國乘用車市場仍處于強力去庫存周期,從年初主動去庫存延續到8月份,9-12月處于被動去庫存的階段,2025年1月實際還是春節前的2024年延續,因此仍屬去庫存。在預期刺激政策帶來的觀望消退、新的以舊換新政策逐步發布,1月廠商謹慎應對市場風險,1月的燃油車和新能源走勢較好。2025年1月月末全國乘用車庫存299萬輛,較上月下降6萬輛,較2024年1月下降38萬輛。
目前的春節前市場不確定性帶來廠商的總體謹慎,春節前的經銷商希望去庫存。1月的庫存下降但庫存天數仍未升,這是由于2025年2-4月銷量預測低于2025年1月-3月的均值。2025年1月底的庫存與未來3個月銷量綜合預估的現有庫存支撐未來銷售天數在58天,相對于2023年1月的65天和2024年1月的70天,均下降較大,總體庫存壓力不大。但新能源的庫存壓力已經持續明顯的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