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車市分析 SUV和豪華車依舊吃香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近年來高速增長的俄羅斯汽車市場引起世界汽車界的廣泛關注,去年銷量位居歐洲第二,業界一致認為到2015年將超越德國成為歐洲最大的單一市場。不過俄羅斯市場的前景遠不如預期的樂觀,進入2014年后汽車銷量節節下降。由于經濟形勢額不明朗,未來銷量預計還將進一步下滑。在所有車企中,大力投入俄羅斯市場的雷諾日產聯盟享受著勝利的果實,日系車企逆市增長,德系品牌表現較為穩定,其中豪華車增長明顯,而美系品牌則困難重重。近年來大舉進入的中國自主品牌則呈現全面下滑趨勢,雖然進入俄羅斯的中國品牌越來越多,但前景難言樂觀。
四大因素導致俄羅斯市場不景氣
今年前六個月俄羅斯市場共售出1229839輛汽車,與去年同期的1331105輛相比下降了7.6%。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汽車銷量下降速度整體呈加速趨勢。今年6月份共售出19.93萬輛,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7.3%,而5月份的降幅約為12%。
由于經濟疲軟且不穩定性加劇,導致俄羅斯銀行發放汽車貸款的利率和門檻原來越高,消費者購車需求大幅下降。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銀行共發放39.2萬份貸款,同比下降18.8%。
盧布的貶值削減了消費者的購買力,也被認為是汽車市場不景氣的一大原因。由于俄羅斯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俄央行預計增長速度不到2%),通貨膨脹加劇(預計通脹率到今年底為6%-6.5%)以及與烏克蘭的爭端導致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等多方不利因素影響,俄羅斯盧布今年以來不斷貶值,以盧布計算的汽車售價在持續提高,進一步導致了整體銷量的下滑。
而曾經促進俄羅斯汽車市場爆發的購車貸款補貼優惠政策已經結束,消費購車成本上升,且消費需求被透支,這被認為是俄羅斯汽車市場衰退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Lada銷量最高 雷諾日產是大贏家
從單個品牌來看,俄羅斯伏爾加汽車旗下Lada品牌依舊呈遙遙領先之勢,今年前六個月共售出192808輛,幾乎是第二名的兩倍。不過與去年同期的226729輛相比,總銷量下降了15%,降幅是整個市場的兩倍。
雷諾日產聯盟CEO卡洛斯戈恩曾表示將俄羅斯定位為戰略市場,收購當地最大的車企伏爾加汽車、與意大利裕信銀行合資建立汽車金融公司等大手筆不斷。深耕俄羅斯市場也給雷諾日產帶來了巨大的收獲。其中雷諾品牌的銷量雖然同比去年同期的10.4萬輛下滑了8%,但仍以9.6萬輛的銷量高居市場第二名。該聯盟另一主力品牌日產在俄羅斯的銷量則大幅上漲29%,達到8.2萬輛,高居所有品牌第五名。而目前銷量第一的Lada品牌的母公司伏爾加汽車也屬雷諾日產聯盟。
日系韓系表現良好 德系美系喜憂參半
在整體市場不斷下滑的趨勢下,仍有不少品牌逆勢上揚,其中表現最為出色的是日系和韓系車企。日系幾大品牌中,豐田(+5%)、日產(+29%)、馬自達(+18%)、三菱(+2%)、雷克薩斯(+17%)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增長,而僅有本田(-9%)、鈴木(-28%)和斯巴魯(-5%)、英菲尼迪(-1%)等少數品牌銷量下降。除此之外,韓國品牌也表現非常穩定。現代起亞集團旗下兩大品牌現代和起亞銷量分別位居第三名和第四名,總量甚至超過了雷諾日產聯盟(不計伏爾加汽車的情況下),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基本不變,現代跌幅為0%,起亞為下降了1%,非常難得。
德系和美系品牌則在俄羅斯都喜憂摻半局面。德系的大眾(-13%)、歐寶(-15%)、奧迪(-1%)呈不同程度下降,但奔馳(+19%)、寶馬(+1%)和保時捷(+17%)也有不少增長。美系的大部分品牌都在下降,比如雪佛蘭(-19%)、福特(-39%)、凱迪拉克(-11%)、克萊斯勒(-17%)等,但也有像Jeep這樣大幅增長的品牌,其90%的增幅在有一定銷售規模(超過1000輛)的品牌中位居榜首。
2SUV和豪華車市場依舊吃香
SUV和豪華車市場依舊吃香
從汽車細分市場來看,SUV領域和豪華車是俄羅斯市場為數不多的亮點。以SUV為主打的品牌如路虎(+8%)和Jeep(+90%)均取得大幅增長,不過另外一家SUV銷量大戶中國長城汽車下降了22%。
豪華品牌則在俄羅斯普遍業績不錯。其中奔馳(+19%)、雷克薩斯(+17%)、保時捷(+17%)、捷豹(+11%)、沃爾沃(+9%)、路虎(+8%)的增幅都非常可觀,其它的豪華品牌如寶馬(+1%)、奧迪(-1%)、英菲尼迪(-1%)也基本保持穩定。
中國車企在俄車市的表現
近年來大舉進入俄羅斯市場的中國自主品牌是俄羅斯市場上的另一大力量,但面對俄羅斯市場形勢,中國品牌似乎集體失去了抵抗力。其中銷量最大的是力帆,半年總銷量為10150輛,同比下滑12%;去年同期中國品牌銷量最高的吉利則大降20%,跌倒第二名。另外幾家銷量較大的中國品牌跌幅也高于平均水平,其中長城汽車銷量為8096輛,下降22%,一汽下降10%,只有奇瑞相對穩定,半年共售出9152輛,跌幅為5%。
另外今年還有幾家新進入俄羅斯市場的中國品牌,但銷量均不成規模。其中北汽銷量為648輛,江淮汽車為131輛,華晨汽車則為182輛。在所有中國品牌中,海馬汽車從去年的99輛增長到330輛,增幅為233%,高居第一,而比亞迪則從去年的100輛跌倒今年的5輛,跌幅高達95%。漲跌幅差距巨大與這兩個品牌的銷售基數過小有關,在統計上的意義不大。
據媒體分析,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表現不佳,與中國汽車品牌定位集中于低端市場有關,其目標群體為受經濟形勢影響最為嚴重的底層消費者。此外,中國車企之間熱衷于價格肉搏戰以及銷售渠道較為單一,也被認為是拖累其表現的重要原因。在所有中國品牌中,長城汽車正在俄羅斯投資建廠,未來有利于降低其成本,加上主打SUV車型,被認為是前景最為看好的。